【明報專訊】科技不止扭轉人類生活,同時亦改變求職市場。IT是現今最吃香的工種之一,各行各業都需要programmer。想轉行做IT,大學時又沒有選讀資訊科技,是否已經「行人止步」?有導師把源自美國的Coding Bootcamp帶來香港,讓沒編程經驗的人作密集式編程「軍訓」,並協助他們入行。究竟中途轉型做IT人,又能否獲得僱主賞識?
每周一至五,天天朝九晚六,這除了是一般白領的上班時間,也是Coding Bootcamp導師及學生的日常。Tecky Academy(科啟學院)是一所剛開業約兩個月的本地Coding Bootcamp,提供人工智能及程式設計微學位課程(MicroMasters)。劉光曆(Alex)和劉偉中(Gordon)既是創辦人,也是導師。所謂微學位其實是外國流行的短期課程。他們一周五天,全天候陪伴十多個學生作密集式編程訓練,說是老師,更像監護人。
Coding Bootcamp是在2011年於美國誕生的一個密集式編程課程。在美國,軟件工程師、程式設計師等被視為高薪職業。Coding Bootcamp課程針對一些想入行但缺乏相關學歷及工作經驗的人,讓他們在半年內全職學習編程,最終以在科技公司覓得工作為目標。根據美國Coding Bootcamp搜尋引擎平台Course Report 2018年統計資料顯示,這些機構單在美國已有108間,畢業生亦增至20,316個,人數是2013年的9倍。
講解案例重實踐
香港IT行業雖然不及美國好景,Coding Bootcamp亦不普及,但Gordon和Alex仍然希望幫助中途轉行的IT門外漢。他們參考美國的做法,推行為期13周的全日制微學位課程,模式是講課配分組Project,使學生同時可趁機建立自己的作品集(Portfolio)。Gordon笑說講課不會像大學上課般「飛PowerPoint」談太多理論,而是以案例為主,訓練學生的應用能力。Project就是實戰部分,學生可以自行構思,也有外面公司「外判」一些實驗性質的工作,讓他們可以解決真實用家的問題。「例如有學生曾替社區中心改裝單車機,讓長者以拍卡方式記錄做運動的情况,累積一定次數就可以換優惠券。」學院更會邀請真實的企業來看學生匯報,增加學生被僱主發掘的機會。